近期,一篇题为《小学英语开课差异引关注:部分地区缺教师,有的因减负改成心理课》的报道受到关注与热议。这也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缩影。
由于多种因素制约,同其他学科相比,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遇到的困难可能更为突出,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匮乏、师资力量薄弱、教育观念落后、家庭配合度不高、课程设置不合理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方面。此外,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以交流为导向的教学活动,学生缺乏实际语言运用机会,影响了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,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,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深入调查研究,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短板,采取综合性举措。
一是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。各级政府应重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,如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、创建英语角或英语主题墙等,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。学校可以成立英语广播站,播放英文歌曲、故事和新闻,加强学生日常英语听力训练。
二是创新教学方法,实施情境教学。学校要通过角色扮演、情景对话等活动,进行真实或模拟情境教学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英语。此外,还可变革教室布局,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,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。
三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。相关部门应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,包括教学方法、教材理解及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。建立学习型教研组,鼓励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与相互学习,提升整体教学水平。
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教师要通过游戏化学习、唱歌、讲故事等方式,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。设立英语学习奖励机制,如评选英语之星、进步奖等,激励学生主动学习。
五是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。学校等应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英语学习,即使家长不懂英语,也可以通过陪伴阅读英文书籍、观看英语动画等方式提供支持。组织社区英语活动,如英语夏令营、文化节等,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方式。
六是优化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。市区县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的教材,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,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。引入分级阅读材料,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。
七是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。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,特别是英语教学方面的资源分配。提供政策激励,吸引并留住优秀英语教师在农村任教。
(作者杨永厚,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。此为蒲公英评论首发作品,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。)